工业5G终端设备作为5G技术与工业感知层融合的关键,在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改造和5G应用创新落地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4月16日,在南京市5G +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创新推进会上,《工业5G终端设备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由南京市工信局指导,中国信通院联合艾灵等企业共同编写,系统梳理了工业5G终端技术架构、应用场景及发展趋势,为行业规模化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艾灵首席科学家俞一帆博士出席发布仪式
作为核心参编单位之一,艾灵凭借在工业5G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和场景化落地经验,为《报告》的行业洞察、技术分析及标准建议提供了关键支撑,不仅彰显艾灵在“5G+工业互联网”产业链中的技术领先地位,更体现其在推动工业数智化进程中的标杆作用。
工业5G终端:产业规模跃升引擎
《报告》指出,尽管5G工业网关、CPE、AGV、机器人等终端已在智能物流、远程运维等场景中试点应用,但整体仍处于发展初期,面临“供给侧品类多、应用侧适配难”“实验室性能佳、现场调试难”等问题,标准化、成本优化、场景适配亟待突破。
艾灵作为工业5G领域的创新企业,为制造业提供即插即用、稳定高效、快速响应的工业5G独立专网解决方案。其“匠心”“易联”“智造”等系列5G工业终端,广泛应用于工业设备联网、数据采集、实时控制等领域,适配数采、工控、户外、车载等多种场景。
今年,艾灵5G工业终端全面升级,支持RedCap,融合AI与虚拟PLC,实现星闪短距连接新突破,二次开发能力显著提升;并首发工业AI终端,深度集成15亿参数级蒸馏模型,赋予工业设备“感知-分析-行动”闭环智能能力。
此外,艾灵持续深化生态合作布局,推出5G+PLC、5G+HMI、5G+阀岛等一系列5G Inside产品。本次参编《报告》,艾灵结合自身在汽车制造、电子装配等领域的落地案例,为工业终端的技术需求及未来方向等提供实践性建议。
破局工业5G:多元协同“开新局”
《报告》围绕工业5G终端设备,深度梳理当前的发展状况,挖掘定位面临的痛点挑战,并统筹提出发展建议及展望。为工业领域设备更新、“5G+工业互联网”升级版决策支撑、工业5G终端设备研发设计以及产品规模化推广提供参考。
当前工业5G终端设备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工业场景多样且环境恶劣,备需求碎片化;5G芯片模组价格偏高,虽5G RedCap模组有降价趋势,但基站升级及规模商用尚需时日;5G与工业协议适配、与工控设备融合等关键技术待突破。
针对上述问题,《报告》建议采取以下举措:
强化供需对接
按行业细分推进定制化研发,搭建需求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上下游合作,从重点场景突破,提升设备环境适应能力。
加速5G RedCap技术商用
出台扶持政策推动基站升级,引导企业探索融合应用,以规模促成本下降。
加大关键技术联合攻关
设立专项基金,组织多方成立创新团队,协同突破技术瓶颈,深化5G与工业设备融合。
只有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才能释放5G的真正潜能。在政策与市场的双轮驱动下,艾灵正以“参编单位”到“标准定义者”的角色升级,积极推动中国工业5G走向全球产业高地。
艾灵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与完善,推动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同时,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提升工业5G终端设备的环境适应性和可靠性,助力中国工业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