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 runtime 72h 23m, connected devices 38, memory usage 62%..."一位德国工程师输入查询指令后,艾灵工业AI终端在0.1秒内返回了设备的实时状态——这正是其核心价值:在工业场景中构建“边缘感知-实时诊断-智能决策”的闭环生态系统,让每台设备都拥有自主思考的大脑。
3月31日-4月4日,全球工业领域瞩目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正在德国汉诺威展览中心隆重举办。艾灵携工业AI终端亮相,首次实现15亿参数级蒸馏模型在工业级智能终端的深度集成,引发参展者广泛关注。
现场实况
依托“边缘算力+大模型”双引擎驱动,艾灵为制造业打造全场景实时决策中枢,赋予工业设备“感知-分析-行动”的闭环智能能力,重构工业决策体系、运维模式与生产效率,引领工业数智化转型的全新突破。
软硬协同重构工业智能范式
艾灵工业AI终端以软硬协同设计与垂直场景深度优化能力为核心驱动力,构建了四大具备代际差异的竞争力支柱,在工业场景中展现出突破性技术实力。其创新具体体现在:
工业级实时决策
毫秒级响应:NPU硬件加速实现6TOPS算力释放,本地毫秒级推理响应,较云端方案有效降低时序数据异常检测的时延。
多模态融合:同步处理4路1080P工业视觉流、10kHz级设备振动频谱、256x192红外热成像数据,构建全维度产线感知网络。
高性能AI模型
1.5B参数精炼架构:通过知识蒸馏技术压缩模型规模,在主流芯片平台上实现15.4 tokens/s的高效推理,单卡算力需求仅6 TOPS。
场景自适应优化:支持W8A8混合量化与动态内存分配,模型内存占用减少30%,适配工业现场资源约束条件。
零门槛智能交互
对话式运维:内置AI大模型,工程师通过自然语言指令直接操控终端和设备,配置效率提升50%以上。
知识自进化:本地数据库实时沉淀设备运行日志,支持历史追溯与根因分析,驱动决策持续优化。
工业灵活适配
极简部署:自动化工具链3步完成十亿级模型迁移,支持FP16+INT8混合量化,内存占用减少30%。
云边协同:Kubernetes集群管理成千上万终端,支持模型热切换与数据本地化迭代,确保产线连续运行。
三重赋能重构工业数据生态
艾灵工业AI终端创新性地解决了AI大模型工业落地的三大技术难题,为制造业认知智能化提供关键支撑。
智能算力调度技术:基于实时网络负载动态调配算力资源,相同任务功耗优化35%,打造7×24小时无间断运行的“生命线”。
异构协议栈融合:支持300+种工业协议实时解析,实现设备数据与AI模型的毫秒级双向交互,突破传统“数据孤岛”。
多模态模型协同:支持视觉检测、语音交互、时序预测模型并行运算,系统资源利用率提升40%,锻造工业智能的“全能利刃”。
艾灵工业AI终端深度融合AI大模型与工业设备,打造软硬协同的数字孪生基座,实现从实时决策、智能交互到设备管理与数据分析的全场景赋能。通过认知智能重构边缘计算架构,推动制造业迈向高效决策、自然交互与自运维的智能化新阶段。
2025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于3月31日-4月4日在汉诺威国际展览中心举行,艾灵展区位于14号馆J66。艾灵携前沿5G+AI工业解决方案亮相,演绎智能制造新可能,艾灵首席科学家俞一帆国际发声,与业界领袖共话智能制造新未来。诚邀您莅临,直击未来工业新生态!